糧油儀器網致力打造專業糧油儀器信息平臺,本頁面詳細介紹再生稻產業保障糧食安全 湖北一年增產稻谷12億斤詳細信息!

              再生稻產業保障糧食安全 湖北一年增產稻谷12億斤

              來源: 轉載  類別:行業資訊  更新時間:2017-11-01  閱讀
              【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】
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糧油儀器網11月1日訊:昨日,洪湖春露合作聯社理事長張永前與北京高略公司負責人簽下25萬公斤再生稻訂單合同。洪湖春露再生稻曾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因其米質好,口感好,綠色健康,品牌效應逐漸顯現,每斤售價比普通稻米高2元左右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再生稻模式是水稻收割后,利用稻樁重新發苗、長穗,短時間內再收獲一季的高效稻作模式,實現“一種兩收”,具有省種、省工、省肥、省藥、省水、省秧田等特點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近年來,全省實施產糧大縣獎勵資金、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、水稻集中育秧、再生稻產業技術體系、糧食作物高效模式推廣等項目,再生稻種植面積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,2017年全省再生稻種植面積達230萬畝,穩居全國第二位,與一季稻相比,一年增產稻谷12億斤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保障了糧食安全,也促進了農民增收。洪湖市沙口鎮董口村農民吳讓釗種了40畝再生稻,今年畝收入2000多元,比單種一季中稻要增加六七百元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再生稻生產技術更加熟化、模式更加多元,在已推廣應用的“稻-再-油”“稻-再-薯”“稻-再-肥”等高效模式基礎上,因地制宜創新發展了“稻-再-蝦”“稻-再-蛙”“稻-再-鴨”等綠色生態種養模式。各地通過推進標準化種植、全程機械化生產、綠色防控等手段,讓再生稻收、儲、加等鏈條運行更加符合綠色發展要求,既保證了原料來源的可靠性,又提升了稻米加工品質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再生稻品牌崛起。全省從事再生稻生產加工銷售的新型主體近200家,有注冊品牌的主體近50家,其中洪湖市“春露再生稻香米”、沙洋縣“洪森牌”優質再生稻、武穴市“一尖香”生態秧蓀米等系列產品遠銷省內外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省農業廳負責人稱,再生稻發展潛力巨大,全省中稻面積常年在1800萬畝,可供發展再生稻的耕地資源在400-500萬畝,還有近一半的潛力可挖掘。(來源:楚北網(隨州))

              中國糧油儀器網】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              最近更新儀器
              推薦儀器
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熱門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