糧油儀器網致力打造專業糧油儀器信息平臺,本頁面詳細介紹四川江油:“四新”舉措保障糧食生產詳細信息!

              四川江油:“四新”舉措保障糧食生產

              來源: 中國農業網  類別:行業資訊  更新時間:2019-07-02  閱讀
              【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】

               

              2019年,四川江油市扎實推廣糧油作物新品種、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機制,促進糧油產業向綠色、優質方向轉變,真正做到“藏糧于技”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(一)扎實推進新品種試驗示范。通過開展新品種、新技術試驗,推選推廣優質、高產糧油品種。2019年,全市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9個,涉及水稻“稻香杯”品比試驗、水稻機插秧品比試驗、飼草小麥試驗、小麥大區試驗、小麥多點試驗、弱筋小麥試驗、小麥典型品種施氮量試驗、油菜直播品種對比試驗、油菜育苗移栽品種對比試驗等參試品種143個;目前,全市推廣川種優3877、宜香2115等水稻品種6個,推廣綿麥367、綿麥112等小麥品種5個,實現全市良種覆蓋率達95%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(二)深入推廣節本增效實用新技術。堅持農業科技創新,大力推廣優良品種,集成規范栽培、病蟲綜防、測土配方等節本增效實用技術,積極開展全程農業機械化作業的示范推廣。2019年,全市主推技術到位率95%。此外,江油市還承擔了“國家重點研發計劃--川東油后雜交稻機械化播栽綠色高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范”課題,分別在大堰、龍鳳、小溪壩等6個鄉鎮建設油麥后水稻直播核心示范片550畝,與傳統人工育秧移栽相比,每畝預計可節省生產成本250-300元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(三)積極探索種植新模式。深入挖掘農業發展潛力,積極探索發展糧經復合、稻漁共作種植模式。2019年,江油市在永勝、新春、武都、八一、大堰等鄉鎮,新建“稻-菜-稻”糧經復合模式1.2萬畝;在貫山、新安、大康等鄉鎮,新建擴建稻漁共作種養殖基地1萬畝,全市糧經復合、稻漁種共作種植模式已初具規模。
                  (四)創新構建“產銷”新機制。依托高產高效創建項目,為種糧大戶與優質企業搭建平臺,推動農業訂單生產,通過延伸產業鏈,帶動糧油加工業上規模、提檔次。目前,全市種糧大戶129戶,遍布22個鄉鎮,種植面積3萬畝,涵蓋水稻、小麥、玉米等主要糧食品種。通過構建新機制,累計輻射帶動優質糧油生產10萬畝,高產創建項目區總產量增加690噸,總產值增加3450萬元,總收入增加1300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中國糧油儀器網】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。
              最近更新儀器
              推薦儀器
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    熱門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