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葵大豆連作效益高
鹿泉市李村鎮、東小壁村近兩年采用油葵連作大豆種植模式,畝效益比種小麥、玉米畝高1000元左右。其主要栽培技術如下:
一、油葵
1.選用抗病品種。選用優質、抗病、高產品種567、667。
2.施足底肥、精細整地。每畝施農家肥5立方米、磷肥50公斤、碳銨20公斤、硫酸鉀15公斤。深翻25厘米,耙勻整平。
3.適期播種。3月上中旬播種,用種量為每畝0.7公斤,播深4厘米,足墑播種。油葵種植行距50厘米,株距50厘米。播后蓋膜。
4.早查苗、早補苗。由于油葵是雙子葉作物,子葉大,出苗比較困難,容易造成缺苗斷壟,點播時在行間播種備用苗。出苗后及早查苗,對缺苗斷壟采取座水移苗補栽。
5.間苗與定苗。第一對真葉展開時間苗,第二對真葉展開時定苗。
6.中耕培土。油葵生育期內進行3次中耕,第一次中耕結合間苗進行,第二次中耕定苗1周后進行,第三次中耕在現蕾前進行,并進行培土,培土高度為10厘米,促進油葵根深葉茂,防止倒伏。
7.人工輔助授粉。人工輔助授粉可提高油葵的結籽率,時間從盛花開始,每隔1天進行1次,共計3次。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進行。
8.施肥與澆水。花期結合澆水畝施尿素10公斤。
9.病蟲害防治。中后期用辛硫磷噴霧防治油葵螟蟲、棉鈴蟲。
10.適時收獲。植株莖稈變黃,葉片大部分枯黃、下垂或脫落,花盤黃褐色,舌狀花脫落,果皮變堅硬時收獲。
二、大豆
1.選用優良品種。選用適合夏播的高產、優質、早熟、優良大豆品種冀豆21號、冀豆12號。
2.播種。播前晾曬后選籽粒均勻、無破損、無蟲害的種子進行藥劑拌種,6月22日前播完。畝播量6公斤左右為宜,畝留苗2萬株。
3.增加投入,控制徒長。
①畝施純氮5~7公斤,五氧化二磷5公斤,在花莢期噴磷酸二氫鉀。
②全生育期共澆好出苗水、鼓粒水2次關鍵水。
③為有效控制徒長和防止倒伏,在分枝期畝用多效唑10~15克,對水噴霧。
4.化學除草。苗后化除,大豆出苗后用蓋草能50毫升加虎威25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。
5.防治病蟲害。苗期噴多菌靈防治立枯病。開花結莢期噴施高效氯氰菊酯、溴氰菊酯等防治豆天蛾、卷葉螟等食葉害蟲。
6.適時收獲。當大豆進入黃熟末期,豆莢內種子變硬,手搖豆棵有嘩嘩啦啦響聲時,應為適宜的收獲期,收獲過遲會降低產量。http://m.jetlicn.com
